港大开发新型无人机飞控,LiDAR传感器采集信息传至云端生成路径
6 月 15 日消息,据香港大学官网,香港大学(港大)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张富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近期在无人机飞控方面取得一项突破性进展,主要利用 LiDAR 传感器结合云端 AI 生成飞行路径,令无人机能够实现快速飞行、高效避障。
据介绍,业界(自动化)无人机飞控通常依赖 GPS 导航或预先规划的高精地图路线,难以适合复杂多变的场景。而张富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开发的新型无人机 SUPER LiDAR(Safety-Assured High-Speed Aerial Robot)利用一种轻量的 3D 激光雷达(LiDAR)传感器扫描外界未知环境,将相应信息上传到云端处理后生成飞行路径,继而规划两条不同基准的路径:一条通过探索未知空间来提升速度,另一条则保持在已知的无障碍区域以确保安全。

据悉,相应无人机能够以超过 20 米 / 秒的速度飞行,并仅依靠机载传感器和运算能力避开电线或树枝等细至 2.5 毫米的障碍物。无人机轴距仅 280 毫米,起飞重量为 1.5 公斤,拥有极高的灵活性,即使在夜间也能在茂密森林中穿梭。
研究团队预计,这项创新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快递配送、电力线缆检查、森林监测、自主探索和地图绘制等领域。和现有无人机相比,配备 SUPER 技术的无人机在搜救任务中可以无分昼夜地穿越倒塌的建筑物或茂密的森林,并能更有效地定位幸存者、评估灾区危险程度及运送救灾物资。
来源:IT之家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聚力“人工智能+”行动,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 从井下5.5G到DeepSeek矿山安全大模型 中国电信携前沿科技亮相第十九届煤博会
-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实现翻一番
- 从概念愿景到工程就绪:维谛携手NVIDIA推进800 VDC 平台设计,助力下一代AI工厂建设
- 中兴通讯亮相2025PT展,以全栈创新筑基数智未来
- 终端未来的秘方就是你,高通为你构造专属生态系统
- 信通院发布《量子计算发展态势研究报告(2025年)》
- 移路有AI | 移远通信亮相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联合发布多项5G-A×AI创新成果
- 中国移动携中试基地(制造领域汽车方向)
- OpenAI 携手博通打造首款自研 AI 芯片:算力达 10 吉瓦级,2026 年下半年开始推进研发
- 解决罗德与施瓦茨MXO44示波器新探头量程不匹配的实用指南
- 这类存储,拿下端侧AI红利!
- 慕尼黑啤酒节:在吃与喝的盛宴中回到彼此之间
- 一棵树一个世界,这本书解密树木 “朋友圈” 的生存智慧
- 德国考虑禁止16岁以下人群使用社交媒体
- “双节”酒水观察:线下节庆红利退潮,酒商扎堆直播间拼“底价”,名酒也要靠补贴冲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