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过度依赖新科技,对待智能驾驶,新手司机应该更加谨慎?
近日,一场“SU7爆燃致人员伤亡”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事故的详细原因仍在调查中,尚未公布,因此也不便对事件本身做过多的解读。
不过,这个事件确实给国内车企和消费者都敲了一个警钟,特别是在宣传智驾功能和对待智能驾驶的态度上,应该更加谨慎,尤其是针对新手司机。
首先要知道,智能驾驶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个新鲜事物,以当下技术演进的阶段看,目前市场上量产车型普遍只达到了L2级水平,部分车企获得L3级测试牌照,但均未实现大规模商用。因此,目前高阶智驾的定位也只是“辅助”的角色,驾驶员要保持警惕。
尤其是对新手司机而言,对智能系统的认知偏差对于行车安全来说,特别危险。据某车企用户调研显示,62%的L2级车主认为系统可完全自主泊车,更有34%用户在高速行驶时双手脱离方向盘超过30秒。这种将智能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的错误认识,会强化用户对于智能驾驶的心理依赖,同时也会让新手司机放松警惕,错失了挽救失误的机会。
而且对于路况的预判、车辆的控制等方面,新手司机远不如老司机有经验,因此常常会出现误判或者误操作的情况。这时候,如果盲目相信智能驾驶,或者乱干预(如高速猛打方向盘、冰面急刹车等等),可能会造成更加恶劣的后果。
这样看来,智能驾驶更像是为老司机所服务的,一方面能减轻他们的驾驶负担,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同时老司机有较强的预判能力和控车技术,可以确保车辆能在正确的时机下被接管。
而对于新手司机来说,本身的驾驶技术就比较一般,对路况、车况的判断缺乏预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高阶智驾,很难说不会出现问题。
因为目前的高阶智驾,模型和数据都在完善的阶段,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况不一定能够识别,这就要求驾驶员能够提前预判危险进行接管。另外,对于智驾的控制,也是需要学习和适应的,包括最高车速的调节、与前车车距的调节、驾驶模式等等,新手司机过于依赖智驾系统的“自动调整”,也会加大行车的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对于智能驾驶,一方面需要汽车厂商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宣传,以免误导消费者;另一方面,作为司机也不能疏忽自己的安全意识。当L3级甚至L4级自动驾驶尚未真正到来,每个新手司机都需要重建驾驶敬畏:科技不是接管者,而是需要驯服的“辅助者”。在智能时代的驾驶者,必须在算法与直觉之间,找到新的平衡支点。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关注“车域无疆”,在下方评论区聊一下!
- 停牌前一个交易日涨停!603042控制权拟变更
- 固态电池新进展 多只牛股已砸出“深坑”
- 四川国资出手!川发引领资本拟斥资3.24亿举牌盟升电子 加码布局卫星产业
- 破4300美元 黄金又创历史新高!上金所、上期所紧急提醒!
- 卸任福耀董事长 79岁曹德旺回应:接班团队很优秀 明年考虑彻底退休
- 13.5亿元买矿 黄金储量188万盎司?盛屯矿业回应:不是“捡漏”
- 闻泰抢救半导体资产 构建中国供应链闭环
- 亚宝药业:全资子公司新取得一药品注册证书
- 21评论|假期高速电动车“人等桩”:既要救近火、也要引远水
- 光明日报:高校开设“带娃”专业,是对社会需求的回应
- 公募名将调仓动向曝光 顺周期板块成新焦点
- 赛艇世锦赛女子双人双桨,中国组合陈云霞/张灵摘银
- 恩格尔系数稳定降至30%以下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近半专家解读:最新社会民生统计报告有何深意?
- 成立12年来首次降费,天弘余额宝宣布托管费下调0.01%
- 工信部等七部门: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
- 转让价328元/股!大牛股董事长拟套现37.49亿元 29家机构抢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