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大爷想学AI,梦想日赚200元,结果倒赔2880元
“做一部AI视频,每天收益200元。”
“创作简单,很多老人都学成盈利。”
如此轻松的挣钱方式,你相信吗?
近日,江苏张家港一名76岁的刘大爷看到网上AI视频火热,满是好奇,也想学学看,便点进了相关培训的直播间。
直播间里,“导师”称培训后可独立制作视频,而且每部有可观收入,还举例说70多岁的人能赚不少钱,甚至承诺播放视频无论有没有观众都能日得200元。
刘大爷听了很心动,留言说自己想要学习。很快,对方就添加了刘大爷的微信。所谓的“导师”说,只要支付课程费,就能收到AI教学课程的视频。
随后,刘大爷向指定账号转账2880元,但是钱转过去之后,一直没有收到对方发来的学习视频,后面不管打电话还是发信息,对方都没有回复。刘大爷这才意识到被骗,立刻报了警。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
近年来,人工智能行业持续火热。然而,部分培训机构打着AI的幌子,将目标对准老年群体,利用其信息不对称和对新技术的渴望,进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像刘大爷这样被骗的
类似案例还有不少
浙江义乌贾玫女士(化名)的经历更为坎坷。据央广网报道,52岁的贾女士因无一技之长,近几年一直靠打临时工贴补家用。一次,她在网上看到某AI课宣称能帮助学员稳定赚钱,便抱着提高收入的期望买了课。这门课主要教学员使用AI工具把网络小说生成漫画类短视频,但她认真学习并操作两个月也没赚到钱。
机构老师称,主要是因为她投入的时间精力不够,于是她辞去临时工全职投入,每天花8至10小时学习和实操。然而,她前后缴纳培训费累计达5358元,全职做了约四个月,累计发布200多个视频,依然没能入账一分钱,其间她对接的几位服务老师也都离开了。
贾女士按照所报AI培训课程操作4个月,依然零收入。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输入关键词“AI课”,其中涉及老年学员的不在少数,投诉问题涵盖夸大宣传、诱导消费、效果与承诺背离、退费难等。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数字化治理中心主任彭嘉昊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一些AI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本质上是披着AI外衣的新型骗术,与以往诱导老年人学风水给人算命或投资保健品的骗局如出一辙,都是利用老年人空虚寂寞、渴望学新知识以及赚钱减轻子女负担的心理来骗取钱财。广告法明确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对效果作出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性承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有不得对消费者欺诈的条款。
警方提醒
保持理性思考:AI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学习目标。面对“轻松致富”“短时速成” 等宣传,保持警惕切勿轻信。
深入了解课程:面对各类AI培训课程,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夸大其词的广告打动。选择培训机构前,要深入考察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及学员实际反馈,再做决定。
增强防骗意识:绝不预付“课程费”“保证金”或向个人账户转账!正规机构均通过平台支付,支持退款保障。不点击和扫描陌生链接和二维码,不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信息。如若被骗,第一时间报警。
来源:新闻坊、荔枝新闻、央广网、张家港公安、FM93交通之声等
- 男子同时筹备“2场婚礼”,自称名校学霸,资产众多,被抓时正与“未来岳父母”谈婚房装修;接连欺骗2名女性19万元,被刑拘
- 便利店向中学生卖烟,还“一根一根卖”,一地烟草局回应
- 科创桂林·雁山智慧谷揭牌 李楚黎贞崇共同揭牌 罗试坚出席
- 桂林东方旗袍文化研究院举行十周年盛典
- 希望桂林艺术节永不落幕——访桂林艺术节艺委会委员、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王潮歌
- 2025桂林艺术节山水市集活力“开市”
- 金价大起大落,正常吗?还能买吗?一文了解!
- 今年冬天是“超级冷冬”?广西未来几天会多冷?
- 要退款,家长得扇孩子耳光5分钟?回应来了
- 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公布!广西情况如何→
- “国字号”网球赛事,再度落地灌阳!
- 居民楼现“空心菜瀑布”,从五楼垂落到一楼……广东网友:用腐乳椒丝炒
- 历史性突破!桂林这所高校在全国大赛斩获金奖
- 11岁女孩睫毛上发现10条螨虫!医生提醒
- 女子让闺蜜给弟弟介绍对象,谁知闺蜜一边当媒人,一边当“女友”,警方:刑拘!
- 多元主体快速成长 模式创新稳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