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彰家镇:“鸽”声嘹亮 唱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咕咕咕……”近日,走进四川省仁寿县彰加镇楼影社区7组的一家养鸽场内,上万只鸽子正在悠闲觅食,此起彼伏的“鸽”声交织成乡村振兴的独特旋律。
这家养鸽场常年存栏2万对种鸽,每年出栏10万余对商品鸽,是当地较大的养殖场,也吸纳了1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

图为养殖户正在查看鸽子蛋孵化情况。潘帅摄
“我们每天早上5点就开始查蛋,记录数量和位置后,第二天就要将其挪入孵化器,半个月后,再把出生的乳鸽挪出来放入鸽笼和种鸽一起喂养。”58岁的张红彦是楼影社区5组的村民,和妻子一起在养鸽场内负责日常养殖的工作,两人的年收入能达到13万元左右。
在彰加镇,依靠养鸽产业增收致富,已有多年历史。20多年前,彰加镇有几户农户从广东省引进种鸽饲养,效益明显,引起了镇政府重视,开始加强引导,全镇养鸽产业开始规模化发展。
但彰加镇养鸽产业发展的道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从零星散养到年出栏千万只的规模化养殖,养殖户们也一同走过了跌宕起伏的创业路。

图为养殖户正在查看鸽子生长情况。潘帅摄
2019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养鸽产业迎来“寒冬”,分散经营的短板暴露无遗——品质参差、环保隐患、价格波动,让养殖户们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
彰加镇政府认为,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消费者对高品质鸽子的追求,单打独斗的养殖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彻底摆脱困境,彰加镇政府积极引导养殖户转变思路,推动鸽子养殖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2020年11月,彰加镇成立了养鸽专业合作社,并成功注册“华仁鸽王”商标,将分散的养殖户聚集起来,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模式,抱团发展特色养鸽产业,形成了强大合力。同时,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和鼓励群众打造畜禽养殖品牌,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图为养殖户正转运饲料喂养鸽子。 潘帅摄
通过科学管理、诚信经营、明码标价,合作社赢得了川内养鸽户及全国鸽子销售商的青睐,彰加鸽在成渝地区市场也占有了一定分量,仁寿县及周边市县养鸽户纷纷加入合作社,全国很多鸽子销售商慕名而来,探讨考察合作事宜。
如今,彰加镇一座座鸽舍林立,全镇现有养殖户达103户,存栏种鸽30余万对,年出栏商品鸽近千万只,年产值1.3亿元以上,群众靠着养鸽产业,奏响了致富曲。(郭侨 刘晓静)
- “国字号”网球赛事,再度落地灌阳!
- 居民楼现“空心菜瀑布”,从五楼垂落到一楼……广东网友:用腐乳椒丝炒
- 历史性突破!桂林这所高校在全国大赛斩获金奖
- 11岁女孩睫毛上发现10条螨虫!医生提醒
- 女子让闺蜜给弟弟介绍对象,谁知闺蜜一边当媒人,一边当“女友”,警方:刑拘!
- 多元主体快速成长 模式创新稳产增收
- 田延评《生活就是反抗》|一个“真实”的葛兰西?
- 足协评议广西队判罚争议:非暴力行为,外援受伤有意外成分
- 美联储会议纪要:多数官员支持年内进一步降息 路径分歧显著
- 美最高法允许特朗普扣留40亿美元对外援助,“救命资金”无法送达一线
- 001314,重大资产重组,周一停牌
- 安徽明光:每一粒米都带着“硒”望
- “吃肉喝奶”的锡林郭勒名片
- “一村一企”,解锁乡村全面振兴密码
- 山水为证 来日可期
- 广西:早稻抗旱夺丰收 秋粮生产稳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