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艺术”双擎驱动,描绘文旅产业“天工开物”新图景,“科技+艺术”双擎驱动,描绘文旅产业“天工开物”新图景
中新网北京8月23日电 8月22日,由沄影主办、新华网承办的天工开物·数字艺术暨“沄影”数字文旅专题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发布会旨在通过前沿科技与文旅场景的深度融合,探索文商旅产业升级的新路径。
图为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发布会以“科技为笔、艺术为墨”为核心理念,聚焦数字技术对文旅产业的革新价值,展望“数字科技赋能文旅产业”携手并进的广阔未来,期待跨界合作与创新应用,描绘科技赋能文旅的未来图景。
现场展示了“沄影”数字文旅专业服务平台的技术成果,并呈现AR交互、区块链确权、数字艺术品拍卖等创新应用场景。通过“恒远宏大”“妙笔生华”“筑梦神州”“风之相貌”“天光沄影”五大主题演绎单元,多维展现科技赋能的文化遗产活化、艺术表达升级及文旅体验重构的多元可能。
会上,艺术家李恒分享了以重彩山水画记录国家工程背后的创作故事,他将现实场景中的桥梁、高铁、城市天际线等工程元素融入山水图景之中,用数字技术呈现工程建设等文化遗产,作品不仅延续了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意蕴,更突破静态表达边界,实现了艺术语言的延展与再生。
据介绍,主办方还携手李恒,分别启动“天工开物艺术作品AR数字艺术进校园”以及“天工开物艺术作品文化和旅游专题研学”项目。项目精选艺术作品,结合AR增强现实技术进行二次创作,打造沉浸式的数字艺术体验空间。该项目将走进全国50所高校,在虚实交融中带领青年学子走入“大国工程”背后的艺术世界,感受科技与艺术的双向奔赴。
“文化和旅游专题研学”项目,则进一步拓展了艺术与工程、文化与旅行之间的对话维度。活动中,观众不仅能实地探访港珠澳大桥、高铁枢纽等超级工程现场,也能在慢旅行中体味古城烟火气与非遗技艺传承。而李恒笔下的建筑工程图景也将作为研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观众在真实触达之外,获得来自艺术视角的深刻共鸣。
此外,活动现场还特设了“政企合作对接环节”,为各地政府文旅部门、前沿科技企业与全国高校搭建资源互联平台。联合产、学、研多方力量,实现智慧文旅建成及产业升级的成果转化。与会人士深度解读当下数字文旅发展政策,力求更好地把握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变革红利,共建“发现美丽中国·数字文旅战略合作”平台,构建开放协作的产业新生态。(完)
- 百年一遇,一眼千年!故宫“顶流”集结,百年一遇,一眼千年!故宫“顶流”集结
- 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演参演剧目《一仆二主》登台,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演参演剧目《一仆二主》登台
- 揽客6亿人次 古都洛阳化身“宠客之城”凭什么?,揽客6亿人次 古都洛阳化身“宠客之城”凭什么?
- 浙江宁波发现一座汉代龙窑 结构完整展现东汉瓷业风貌,浙江宁波发现一座汉代龙窑 结构完整展现东汉瓷业风貌
- 专家:考古实证安徽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专家:考古实证安徽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 新疆和静县考古调查新认定2处遗址 为研究察吾乎文化添新知,新疆和静县考古调查新认定2处遗址 为研究察吾乎文化添新知
- 子弹库战国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入藏湖南省博物馆,子弹库战国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入藏湖南省博物馆
- 80岁的联合国如何持续发展?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多极化中寻求合作
- 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闭幕,发布新品100余项
- 重磅!2025年三季度A股市场各大榜单出炉
- 西贝苏州繁花中心店将结束营业,门店称闭店因商场合同到期而非客流减少
- 猪价继续下滑 广东猪价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
- 文旅观察:浙江小镇如何破解“旺季依赖症”?,文旅观察:浙江小镇如何破解“旺季依赖症”?
- 西藏拉萨举办音乐节 传统与现代交融点燃高原之夜,西藏拉萨举办音乐节 传统与现代交融点燃高原之夜
- 2025年国庆档影片多元化竞逐 《志愿军3》《震耳欲聋》等获高满意度评价,2025年国庆档影片多元化竞逐 《志愿军3》《震耳欲聋》等获高满意度评价
- 舞剧《醒·狮》开展联排 将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舞剧《醒·狮》开展联排 将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