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内部构成、类型及驱动电路分析

智能家电 2025-11-05 广盈财人 3917

电流控制大电流,你只知道三极管?还有一个器件也可以做到!你知道是什么吗?

揭晓答案——就是它:继电器!下面就从内部构成、类型,驱动电路,一起来认识一下继电器吧。

01继电器长什么样?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通过输入回路小电流信号控制输出回路大电流电路的接通或断开,简单的说,继电器就是一个“电子开关”。

这种定义是早期对继电器的狭义定义,通常指很常见的电磁继电器或固态继电器,随着技术发展,继电器家族也衍生出了一些变种,它们的触发不依靠外部的电信号,而是依靠自身的设定参数动作,后面就会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继电器类型。

在电子系统中,继电器的核心功能有以下三种:

控制能力,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隔离作用,控制信号和负载电路之间,通过继电器隔,保护负载电路;

定时开关,安全保护,可以利用继电器实现自动控制。

继电器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这就要从它的内部结构说起了。

以极常见的电磁继电器为例,它主要由磁路系统、触点系统、复位系统以及支架组成。磁路系统由线圈、铁芯、和衔铁构成;触点系统由动触头和静触头构成;复位系统通常是弹簧或者弹片;支架将各个机构固定在确定位置。

虽然继电器的种类不同,内部结构可能也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都是类似的:

当线圈通电后,会产生磁场,铁芯上就会产生磁力吸引衔铁,当电磁力大于弹簧反力时,衔铁带动动触头向着静触头闭合,此时,常开触头闭合,常闭触头断开。当线圈失电后,铁芯磁力消失,衔铁释放,依靠复位弹簧或者弹片的弹力,触头复位,此时,常开触头断开,常闭触头闭合。

02常见的继电器类型

继电器的种类繁多,常用的有这些:

1)电磁继电器

上面提到的电磁继电器,是非常传统的继电器类型,它利用电磁体控制触电开关。这种继电器结构简单,价格比较低,应用广泛,但是它的机械电容易磨损。

2)固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简称SSR,是一种无触点电子开关,它是将半导体功率器件,如可控硅MOSFETIGBT,与隔离驱动电路设计封装到一个模块里,实现电路的导通与关断。

根据控制方式和负载类型,SSR又可以分为直流控交流、直流控直流、交流控交流这几种。

以直流控交流的固态继电器为例,控制220V/50W的小灯。按照如下接好测试电路,信号端由稳压电源提供,通过标识可以看到,它的控制信号是3V-32V的直流信号,被控端允许24V-480V的交流负载。所以稳压电源设置输出为5V,打开稳压电源,SSR导通了,灯泡发光,关断稳压电源,SSR关断,灯泡熄灭。

SSR的功率可以做的非常大,上面实验的电流可高至25A,有的SSR过电流可达几百A,所以这时候要注意,当被控负载的电流大到一定时,需要给SSR增加外部散热器。

相对于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有寿命长、响应快、控制精细、通断无火花等优势。

3)时间继电器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设置自身定时时间,延时执行动作的继电器。根据延时方式,时间继电器有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两种。在需要按时间启动的系统中,时间继电器应用广泛。

以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为例,设置延时通电时间,连接好灯泡和测试电路。给它通电后,继电器并没有立即执行动作,而是计时器开始工作,当时间到达后,时间继电器才会吸合,灯泡发光。

4)热继电器

热继电器是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过载保护电器,利用热电流热效应原理工作。

热继电器主要构成有热元件、双金属片、触点及动作机构。核心检测部件,通常由双金属片和绕在双金属片上的加热绕组组成。加热绕组与被保护设备的主电路串联,直接感受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双金属片由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叠压而成,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动作机构相连。

电机为例,当电机正常运行时,热元件产生热量使双金属片缓慢弯曲,但不足以使触点动作。当设备发生过载时,电流超过额定值,加热绕组产生的热量大幅增加,导致双金属片受热膨胀弯曲,当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推杆推动动作机构,使触点系统中的主触点断开,切断控制电路,进而切断主电路电源,实现设备的过载保护。

此外,还有压力继电器,其工作原理与热继电器相似。

03如何驱动继电器?

知道了继电器的原理和结构,该如何驱动它们呢?

首先,系统中的主控,比如单片机,是不能直接驱动继电器的。一是单片机的IO口输出电流比较小,不能产生足够的磁力。二是很多继电器的线圈额定电压是高于单片机的3.3V的。另外还有线圈的反向电动势冲击,会烧毁单片机IO口。

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驱动电路了,常用的有这3种:

第一种是使用NPN晶体管驱动。当给晶体管基极给高电平信号,晶体管导通,继电器得电吸合,当给低电平信号后,晶体管关断,继电器失电。

第二种是使用PNP晶体管驱动。它的控制逻辑与NPN管相反,当给晶体管基极给高电平信号,晶体管关断,继电器失电断开,当给低电平信号后,晶体管导通,继电器得电吸合。

8fb7a6d8-b45b-11f0-8c8f-92fbcf53809c.png

NPN晶体管与PNP晶体管驱动电路

第三种就是使用达林顿管阵列驱动。这种适合多路继电器驱动,可以简化驱动设计,例如ULN2803可以同时驱动8路继电器

达林顿管阵列驱动电路

这三种驱动电路,我们做了测试板, 具体的测试效果如下:

在驱动电路上,常常可以看到在继电器的线圈上反并联了一个二极管,这个二极管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们先来看下增加二极管前后的电压变化:

908b6a0e-b45b-11f0-8c8f-92fbcf53809c.gif

这个二极管是续流二极管,它是用来钳位继电器断开瞬间产生的反电动势的。当继电器的线圈失电瞬间,会产生非常高的反电动势,通常能达到几十伏至几百伏,如不处理的话,就会击穿驱动电路或其他电子元件。而在续流二极管的钳位下,就可以将它的幅值控制在0.7V左右,从而保护了电路板上的其他元件。

从传统的电磁继电器到无触点的固态继电器,从精准定时的时间继电器到守护设备安全的热继电器,继电器家族支撑着各类电路的稳定运行。

无论是工业生产中的设备控制,还是智能家居控制,继电器都在默默 “发力”。你在项目或生活中有遇到过哪些与继电器相关的场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