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电到零碳——能源闭环时代,安科瑞如何用源网荷储重塑零碳产业园区
提升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还为园区和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技术咨询 187 1796 -4689
二、政策背景——源网荷储一体化
在双碳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区域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是应对分布式新能源大比例接入、构建区域“源荷互动”能力的关键路径,是推进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三、绿荷储一体化电直供零碳园区的意义
绿电直供是指通过新能源项目直接向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等提供绿色电力,实现能源生产与消纳的直接对接。这种方式而是建立“新能源专线”,直接向用户供电。
绿电直供的优势在于能够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并且能够根据需求进行灵活供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得碳排放核算变得简单明了,直接体现了新能源对环境的正面贡献,符合多数国际规则的要求,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用电成本,在节能降本的前提绿电作为核心能源降低碳排放,针对出口企业减免了碳关税,直接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绿电直供的解决方案——源网荷储一体化
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以先进技术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的电力系统。依托“云大物移智链”等技术,进一步加强源网荷储多向互动,通过虚拟电厂等一体化聚合模式,参与电力中长期、辅助服务、现货等市场交易,为系统提供调节支撑能力。
4.1源网荷储一体化——“源”
“源”以绿色能源开发推动分散式或集中式光伏、农光互补,渔光互补项目,以全县的“驭风行动 ”(风力发电+微风发电),促进农村地区风电就地就近开发利用,与村集体合作开发,并稳步推进新型的能源结构天然气热电联产、可再生能源设施、水利发电、氢能推广应用等多能转化互补建设,确保区域风光发电的自消纳能力。
4.2源网荷储一体化——“网”
“网”利用区域光伏、风电、氢能等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并结合储能系统,以及科学的电价策略,构建园区微电网智慧能源管控体系,进一步升级为绿电直供园区的增量配电网,对源、网、荷、 储、充全面监测,实现多能互补,整合区/县/市域聚合,打造区域虚拟电厂, 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绿电绿证交易、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提升投资收益。
4.3源网荷储一体化——“荷”
“荷”通过绿电直供零碳园区的打造整合一批绿电直供的企业, 实现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直接对接。此模式在区域内进行全面整合,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碳排放,满足绿色发展需求,更能在碳排放核算中直接体现新能源的环境价值及经济价值,提升入园企业市场竞争力。
4.4源网荷储一体化——“储”
“储”通过“新能源+储能”配建模式,并在区域增量配电网系统下建设共享储能电站,将新能源转变为可调可控的稳定电源,为区域的用电提供有力的保障。
系统实时采集光伏、风力发电、储能系统、充电桩以及传统供配电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基础上以经济优化运行为目标,采用基于博弈论的功率协调分配技术,实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充电设施、储能设备之间能量的互动融合和灵活调配,促进新能源消纳,补偿负荷波动,实现需量管理、减小峰谷差、平滑负荷,降低用电成本、提高新能源投资回报率。
AcrelEMS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主界面
五、源网荷储一体化与零碳园区的社会效益
5.1符合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方向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发挥地区可再生资源的优势,可以实现清洁电力大规模消纳,完善地区能源结构,打破资源环境的约束, 促进地区能源领域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5.2有利于优化当地产业结构
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当地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又 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
5.3增加园区电力发展的效益和质量
“源网荷储”各个步骤协调互动,可以发掘需求侧资源和系统灵 活性调节能力,有助于各类资源的协调发展和科学配置,提高电源系统运行效果和开发整体效果。
5.4降低用能成本,提升企业 ESG 指数,融合产业发展
绿色供电项 目的建设,依托“ 自发自用、余 电上网”等模式,通过市场机制降低用电成本,提高企业绿色用电比 例,最大限度吸引下游用户,避免企业因电力紧张、能耗监测、国际 市场认证等原因遭受“ 限电、限产、停产、限制出 口”等困境,保障 企业正常生产,提升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并且能够很好的提升 地方经济水平,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5.5具备良好的生态环保效益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投产后,对周边环境污染影响不明显, 环境风险事故出现概率较低,环保投资可基本满足污染控制需要,能 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5.6有效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及税收
源网荷储一体化下绿电零碳园区的打造,利于地方招商引资,进而带动地方政府的财税收入。
六、总结
AcrelEMS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是支撑园区绿色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转,对园区碳排放数据进行计量和追踪管理的“中枢大脑”。管理平台通过对园区内分布式光伏、风电、冷热电联供系统、储能系统、充电站、以及供-配-用能网络的统一接入管理和调度,为园区绿色微电网源网荷储四大环节和碳足迹建立大模型并实现全景动态实时监测管理。
审核编辑 黄宇
- 从绿电到零碳——能源闭环时代,安科瑞如何用源网荷储重塑零碳产业园区
- 锐盟半导体用MEMS技术造风扇,深大教授又拿到数千万元融资(又一个蓝海市场)
- 毫米之间定成败:PCB背钻深度设计与生产如何精准把控
- Microchip Technology AVR SD 8位MCU在贸泽开售 为汽车、工业、消费及医疗应用提供支持
- 京东零售在智能供应链领域的前沿探索与技术实践
- 季丰电子斩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华邦电子W77T安全闪存荣获汽车行业创新产品奖
- FOC控制和方波控制区别及分别应用场景--【其利天下】
- 变频器低速没有了,如何处理?
- 润和软件闪耀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AI加速赋能行业智慧化升级
- X-Power IBM 赋能创新中心今日在苏州启动运营 搭载 IBM AI 及自动化技术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新手入门:使用CST电磁软件进行贴片天线设计的5个基本步骤
- RS485转profinet网关如何让JRT激光测距传感器开启自动模式连续测量模式
- Spring拦截器:你的请求休想逃过我的五指山!
- 零碳园区元年:政策红利密集释放,产业园如何乘势而上?
- 奇捷科技亮相第62届设计自动化大会